小學堂

10名員工中就有6名正在安靜離職!面對躺平族員工,你才是罪魁禍首

根據蓋洛普2023全球職場現況報告調查,高達59%的員工正在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逾8.8兆美金。即表示你的10名員工中就有6名躺平族員工,他們不積極進取、僅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需求,只「做完」工作,而非「做好」工作。

而繼安靜離職後,近期安靜藏私 (Quiet Constraint) 的趨勢也漸漸浮現,員工選擇在職場中「留一手」,隱藏自己的專業知識,不願與同事分享。

一、躺平族在想什麼?五點觀察安靜離職員工思維

你有觀察過你的員工或部屬是不是有以下的表現嗎?

  • 準時下班、拒絕加班,只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 以能完成待辦事項為目標,不著重提升產出的品質
  • 不願承擔額外的工作內容,害怕背負責任
  • 缺乏職場參與感,認為與同事間沒有重要連結
  • 不願花更多時間精進專業技能及知識

如果你的公司存在任何一項因子,表示你正面臨「安靜離職」及「安靜藏私」的危機。

安靜離職是什麼

▲ 2023年有高達59%員工正在安靜離職

二、誰是安靜離職風潮的罪魁禍首?造成安靜離職風潮的因素

大環境的改變造成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及景氣寒冬,讓生活變得越來越不易,即使再努力工作也不會增加報酬及薪資。新冠疫情下衍伸的遠端辦公、居家上班、工時調整,讓工作者不再疲於為工作奔忙,多了很多時間檢視自己的生活價值觀,他們開始減少對工作的投入、把心力轉往經營個人生活,開始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這讓團隊間的合作默契與以往不同,彼此的連結不再如此緊密,員工逐漸缺乏職場參與感,減少共享專業及資源的意願,導致團隊效能、效率的降低。

「那麼我們就取消彈性工時調整吧!」

當受雇者思維已開始轉變,企業也應從組織體制開始自省,透過實際且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三、改變安靜離職的四大方法

1. 定期落實有效度的面談,共同解決工作瓶頸

當員工「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力無法達到你的期待,長久下來會造成員工自我懷疑,認為再多的努力也不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進而失去付出的意願。透過15~30分鐘的深度對談,可以提供成員表達立場的機會,共同解決眼前的問題、訂定改善方向,與他們達成團隊目標的共識。

但請留意,此時探討「安靜離職」絕對不會是對談的好話題喔!

2. 換位思考,尊重員工的個人時間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觀念已深植員工心中,新世代的工作者不再將重心全部放在職場中。安靜離職的風潮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團隊成員的個人休息時間受到打擾,管理者應該重視工作超載的問題,避免要求團隊成員在休息時間處理公事或在下班後傳訊息給員工。

3. 建立良性競爭,讓成員有管道可以分享新知

很多目前正處於安靜藏私的員工,起初並非不願跟同事分享知識,但當他們開始對職場產生不滿或對團隊的使命感被耗損之後,就會開始隱藏自己的想法。管理者應該降低成員間的惡性競爭、建立良性互動,讓團隊的合作大於個人的競爭,適時表揚員工,更重要的是提供員工分享新知的平台或管道。

4. 辦理對參與有幫助的團隊活動

管理者面對眾多的員工及部屬,常常會希望透過會議來掌握工作進度,但你該知道過於頻繁且冗長的會議只會消磨員工對團隊事務的參與度。你可以適當的利用數位科技或互動媒體來建立成員對工作的活動力,透過腦力激盪、團體協作,提升團隊動能。

安靜離職應對方法

▲ 從組織體制自省,解決安靜離職的情形

四、勞資雙方一起對抗「安靜離職」危機

隨著疫後辦公新趨勢的浪潮,遠端工作成為不少企業提供員工的彈性選擇,當團隊間不再透過實體的方式交流,管理者更應該確保開放的溝通管道。透過關心員工狀況,讓團隊成員能即時反饋工作進度及困境,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利用數位工具建立「工作日報表」,員工只要每日至系統中填寫當日工作進度,以及想要與團隊成員、上級管理者討論的內容即可,不必擔心意見無處反應或是找不到同僚討論想法。

延伸閱讀》建立工作日報表

主動面對這些隱憂,落地實踐有效的對策,我們一起對抗這波風潮,喚醒想安靜離職或安靜藏私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