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由日本學者赤松要(Akamatsu)提出的「雁陣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是指產業的興衰現象,當成本條件改變時,產業就會被迫從先進國家轉移到成本較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就像野雁以V字形結隊飛行,由飛在最前面的雁鳥帶頭飛向氣候適宜的地區;赤松要認為產業的興起、成長、成熟、衰退等過程,就像大雁帶小雁般,視利益高低而轉移到適當地區。後來經由飛利浦引用在企業組織上而大放異彩,漸漸被企業界及組織團隊使用,成為現在眾所周知的「雁行理論Geese Concepts」。

其主要內容是在說明團隊合作的概念。一個團隊的組成有很多人,其實跟一家公司的組成是一樣的,都是在領導者的指揮下,讓組織裡的不同人做不同的事情,以便朝向目標前進。這就跟雁子在飛的時候,一定會有一隻領航者飛在前面,引領著隊伍前進是一樣的,而跟著後面的雁子只是跟隨著飛行。

但只是跟著飛行,就會到達目標嗎?

雁行理論 VS 木桶理論

一個團隊要強大,必須要能團結,並且要能互相合作。

談到雁行理論,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所提倡的「木桶理論」(Cannikin Law):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或全部木板的平均長度,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

團隊也一樣。一個團隊的組成之後,其戰力取決於最弱的那一個,因此其他人必須幫團隊裡最弱的人,一種是把他的弱點隱藏起來,另一種就是幫忙他把他的弱點補足,讓他不會變成木桶裡最低的那塊木板,而使水位最低。

雁行理論也是運用相同的概念。一群雁要從A點遷徙到B點,如果不採取團體合作,是不能達到目的地。因此要怎麼做?才會使團體的目標一致,並快速達到目標呢?

借力使力的團體飛行力量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問:雁子在飛行時為什麼要成為V字形?

事實上根據統計,大雁成群結隊在高空飛行過程中,始終保持V形隊形,是因為集體飛行所產生的氣流作用,會比「單飛」的效率增加了70%。也就是雁行理論發起人赤松要所說的:「V型飛行比單飛至少增加71%的飛行距離。」

就像是電影《破風》裡演的自行車隊在參加比賽時,為何車隊要排成直的?不排成橫的以阻止後來車子超車?又或者為什麼騎到一段距離時,原本領頭的隊友必須退到後面,換後面隊友騎在前面地輪車前進?是因為騎在最前面的隊友要幫助後面隊友破風,讓後面的隊友能順利跟風,並順著氣流一起走,以花費最小力氣,做最後衝刺。

同樣的道理,雁群起飛後,或許隊伍會變成一個V形,或是成為一個人形,甚至成為一個斜線的形狀,但由於前面有領頭者的帶領下,使團隊能因為拍動翅膀所產生的氣流而增加百分之七十的飛行距離。

因此,如果使團隊有效率地達到目的,整理以下四個要點:

第一,目標相同,行動一致。

第二,要有輪流執行、換位思考、共享領導的理念。

第三,主動提供鼓勵,而非噓聲。

第四,要能相互幫忙,彼此包容。

雁行理論內涵要點 1/目標相同,行動一致

想要營造出強大的氣流,必須讓所有的雁都飛向同一個目標,這是雁子飛行的重要特徵之一:目標相同,行動一致。只要領頭者往右彎,所有的雁子也要往右彎飛行;若領頭者往上飛,大家也跟著往上飛。千萬不能有人往上飛,有人往下飛,會破壞隊形,使得氣流無法集中,而導致浪費每個人的飛行力氣。

同樣地,在一個團隊裡,如果大家對目標看法不一致,也會導致很多重工情況出現,即浪費時間及精力,十分可惜。

雁行理論內涵要點 2/要有輪流執行、換位思考、共享領導的理念

一個成功的團隊不會只有一個領導者,而是可以替換的。這是因為長期由一個人領航,再久也會使人疲憊,一但疲憊就容易發生錯誤的判斷。因此以大雁來說,飛行一陣子後,後面的一定跑到前面來,前面會退到後面去,由第二個大雁變成領導者帶領大家前進。

運用在企業組織或團隊裡也是一樣。因為團隊裡有很多事要做,而這些事並不是全由一個人從頭做到尾,而是大家分工合作,並負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如同一個專案,是由很多任務組成,當你被指定要完成一個任務時,有可能必須組成二~三個人的團隊才能執行。這時,你有可能被指派成為領導者,協助團體破風前進,讓團隊成員每個人能順利地完成任務。這就是輪流執行的概念。

再來是換位思考。在雁行理論中,後面的大雁不單單只是跟著前面的大雁飛行就好,同時也在觀察前面的大雁,學習如何當個領導者。因此,一旦前面的大雁要退下來休息時,後面的大雁替補向前成為領導者,就要換位思考:我該把整個雁群或團隊帶到哪裡去,飛起來才會輕鬆?又如何尋找到上昇氣流時,讓雁群跟著上昇氣流走,把力氣省起來呢?因此,身為領導者必須為團隊找到一條省力的路,是主要任務。如此一來,後面的人就會跟你討教及學習。所以俗話說:換了位子就要換腦袋,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換了位置,還不換腦袋,那麼領導者跟執行者兩個人對目標會產生差距,而有爭執,甚至會破壞團隊執行的成果。

再來是共享成果。在一個團體裡,任何人都可能是領導者,也可能是被領導者。當自己是被領導者時,就要尊重領導者的選擇,而不是飛行到一半,仗著自己的年資或過去的經驗,倚老買老的指揮領導者的決定,導致兩人意見不相同或起了爭執,會讓後面的雁群飛得亂七八糟。因此,身為團隊的任何一個人都必須共享領導者判斷,並學習尊重。

雁行理論內涵要點 3/要時時鼓勵、而非時時噓聲

雁群在飛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都有叫聲。尤其是當隊伍出現脫落時,後面的雁群會開始叫,而前面的雁子也會叫,其實這是雁子的一種鼓勵,而不是噓聲:『你怎麼那麼爛呀。』

日本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水分為二瓶,放入冷凍庫冰成冰塊。其中一瓶冰水,讓孩子每天對它謾罵;而另一瓶冰水,則每天放音樂給它聽,並讓孩子每天讚美它。結果,過一段時間,把二瓶水拿出來觀察:會發現後者的水,結出來的結晶非常漂亮,而另外一瓶的水則結晶得亂七八糟。

在團隊也一樣,無論是領導者或裡面的任何人出現罵人現象,對團隊來說都是噓聲,一定會造成影響,導致團隊的成員會愈做愈不爽快。而當底下的人心情愈來愈不爽快,當然做出來的成果也就愈爛。這時,影響到的就是團隊的領導者,為什麼?因為你要幫他收拾爛攤子。

因此,在團隊裡面,我們需要的是掌聲而不是噓聲。當某一個人跟不上團隊的腳步時,每個人應該去幫助他,鼓勵他,讓他跟上團隊的腳步,這樣才不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

雁行理論內涵要點 4/要相互幫忙,彼此包容

若仔細觀察雁子飛行,會發現沒有單獨落下任何一隻雁子。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有一隻受傷了飛不快,會有幾隻雁會退下來陪著他,或再獨立成為另一個比較小的雁群飛行。目的就是要協助他飛向目標,而不是放他一個人慢慢地飛,甚至放棄他,讓他自生自滅。除非那隻雁已死亡,或再也飛不動為止。

在團體裡也是如此,只要同伴有問題,團隊的每個人都應伸出手來幫忙,互相幫助及包容,再大困難也能渡過。

這就是團隊合作。只要能符合雁行理論的概念,這個專案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 上一篇【幸福企業的管理哲學】文章
你知道嗎? 做對的事,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下一篇【幸福企業的管理哲學】文章 »
一等一科技-雲端管理服務的推動者